- ·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举办2020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通知[10/22]
- · 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7月人事代理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(一)[10/20]
- ·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20年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[10/17]
- · 关于财务信息平台暂停使用的通知[10/16]
- · 2019-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学生奖学金及荣誉称号评定结果公示[10/16]
- · 关于开展2020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及分析应用培训的通知[10/16]
- · 关于2020-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程重新学习行课的通知[10/15]
- · 本学期第三场“精彩一课”教学观摩通知[10/14]
破碎的摩崖:北宋诗人对《中兴颂碑》的多元演绎
作者:周裕
关键词: 浯溪摩崖 《大唐中兴颂》 北宋诗人 《唐鉴》 黄庭坚 张耒
摘要:浯溪石刻《大唐中兴颂》包含文学、史学、金石学的三大要素,同时满足了宋代士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,在宋代引发文人广泛兴趣。北宋诗人题《中兴颂》诗共计七首,可分为两大类型:在场的怀古和不在场的咏史。《唐鉴》对北宋诗人《中兴颂》诗中史评具有影响,而七首诗歌之间也存在互文性。同一石刻文本被诗人们任意地、多元地联想想象,演绎发挥,这符合中西方阐释学的一般原理和中国阐释学的一般原则。
上一篇:“诗史”观念与苏轼的诗题
下一篇:礼仪话语建构:南宋荐举制度与谢启的文体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