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举办2020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通知[10/22]
- · 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7月人事代理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(一)[10/20]
- ·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20年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[10/17]
- · 关于财务信息平台暂停使用的通知[10/16]
- · 2019-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学生奖学金及荣誉称号评定结果公示[10/16]
- · 关于开展2020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及分析应用培训的通知[10/16]
- · 关于2020-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程重新学习行课的通知[10/15]
- · 本学期第三场“精彩一课”教学观摩通知[10/14]
“诗史”观念与苏轼的诗题
作者:朱刚
关键词: 诗史 苏轼 叙事 副文本
摘要:抒情诗如何具备"史"的内涵,亦即诗人要运用怎样的方式使叙事成分在他的文本中发挥其功能,这需要作一番考察,以苏轼为例,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他制作诗题的方式了。不过,呈现于通行本《苏轼诗集》的诗题,实际上有不同的形成途径,需要通过文献学的考订,来确定其当初的原貌;在此基础上,联系北宋时期逐渐丰富的"诗史"观念,可以看出苏轼撰拟诗题时的主观意识。利用题、序、自注等"副文本"与正文适当配合,使"副文本"凸显"史",而正文仍维持"诗"的抒情传统,是宋人"诗史"观念付诸写作实践的基本方法,知见所及,大约是苏轼有意识地奠定了这一方法。
上一篇:宋人贡院记论略
下一篇:破碎的摩崖:北宋诗人对《中兴颂碑》的多元演绎